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
智障型手機的這幾天
我大概已經過了一周沒有智慧型手機的生活。
說起來,大概是兩種心情。一種是很物質主義因不便利感到焦躁,一種是後物質主義的情緒,因著步調慢了下來而細細品味。
那是在上周五的晚上,大病初癒。如同以往的插著旅充,指示燈卻一直未從橘色轉換成綠色,電量一直在0%~22%,一下上升一下下降,看來手機是壞了,只是還不知道是電池還是手機。但,這兩年手機時而當機,偶爾濺到海水,總是會靜置幾小時後恢復。我以為這次還是這樣,關機。
隔天早上起來之後依然如此,於是我關機,過了兩天沒有手機的生活,直到研究所同學百岳借了我他的舊手機,一天後我媽來台北玩,又把智障型手機品牌之神NOKIA給了我。
於是,我不能再閒來無事的時候傳個APP給誰,睡前躺在床上用手機看PTT的廢文,又或者隨時隨地看到什麼有趣的上傳到FACEBOOK閒扯幾句騙讚。
我開始引頸期盼等待公車,我只能等待,不知道它何時來。
等待的時候,我無法拿出手機看新聞,只好玩貪食蛇。但這好像是上個世紀的遊戲一樣,一下就索然無味,所以我只好把手機放進口袋,開始看路人。對,我以前好像很喜歡觀察路人。
手機放進口袋的同時,有一種想笑的感覺。幾年以前,我們還拼了命的把手機縮小,縮到比手掌扣掉手指後還小,鍵盤尖尖細細的,打字都會喀喀喀;到了今年年底,IPHONE 5推翻了JOBS的手機黃金比例3.5吋理論,拉長到4吋,HTC還出了5吋的蝴蝶機,然後我也預購了。
從追求極小,到強調大螢幕尺寸,我也不知道流行發生了什麼事,路人長的跟五年前還是很像,只是女孩真的越來越漂亮,品味低俗的醜男台客越來越多,國中生還是喜歡穿黑色T-shirt和不知道該不該稱為牛仔褲的牛仔褲。好可怕。
這時候如果我的手機震動,很簡單,就是簡訊了。不會是APP的提醒,也不會是FACEBOOK的通知,或者Gmail的來信,就很純粹的簡訊。
對方一字一字,在一則簡訊有限的字數內塞滿想說的話,我的回應也是。
APP傳訊興起後,我覺得大部分人都忘了怎麼簡潔扼要了。每則簡訊就像是短篇創作散文一樣,要在適合的地方斷句,可能要加上適合的標點符號,如果字數超過了,要再找找替換的字,表情符號占掉三個字元了,換成標點符號吧,或者乾脆省略一些標點符號,雖然讀起來有點急促無情。按下傳送鍵,就完成了想送給對方的小品。每個字都要恰到好處。
還好,我還維持了每天傳簡訊的好習慣。
當然,換手機最麻煩的終究還是通訊錄了,雖然android系統可以和google通訊錄同步,但智障型手機無法和google同步,所以放在大腦裡還是最實際了。通訊錄理上千組數字,記得起來的就是那幾組,對應的那些人我覺得我會格外珍惜。
雖然,用智障型手機會拾回一些遺忘的美好,但比起活在the good old day,我還是想趕快與這個世界聯繫。就像我前幾日在facebook上所說的,我開始想念被垃圾話app充斥的日子了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