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/11/14
有人說,這件事情是一中校恥,
我卻覺得,是讓人好好反省,媒體的行為,還有這個的社會價值觀,是不是已經嚴重扭曲了?!
當事人行為心情如何,我想不便評論,也沒有任何想法,僅就這件事情的背後,提出我的想法
有人說,這件事情是一中校恥,
我卻覺得,是讓人好好反省,媒體的行為,還有這個的社會價值觀,是不是已經嚴重扭曲了?!
當事人行為心情如何,我想不便評論,也沒有任何想法,僅就這件事情的背後,提出我的想法
媒體透過螢幕不斷播送,那畫面多麼聳動,卻又讓人於心不忍,甚至憤怒!
媒體憑什麼擅入校園,拿著攝影機對著當事人,造成二次傷害
有人說這是新聞自由,難道新聞自由比一個人的自尊重要??
又為什麼,在不了解事情原委的情況下,在幾秒鐘的新聞中作出結論?
說學生失控,試想,若今天您的親人在面前割腕自殺,隨後一堆媒體擾擾攘壤的圍上,在這樣的打擊下,你希望有多少理智存在??
輔導主任,在媒體訪問裡,點出當事人家庭的溝通問題,是因為"成績"
有沒有人想過,到底是為了什麼,一個家庭裡的對話內容只剩下學業成績?
又為什麼,學校輔導相關人員在這之前,都沒注意到這類學生呢?
當然,除了當事人,當事人家庭,學校外,我覺得該檢討的,是整個社會的風氣!
這樣一件校園事件,究竟有什麼魔力,驚動眾多媒體到場??
不外乎是為了所謂的收視率!而收視率多寡,取決於民眾的喜好!
因為有人喜歡看熱鬧,有人喜歡看人出醜,因此媒體整日像嗜血的鯊魚,到處亂咬!
再來,主流的社會價值,總是在意學生的學業表現,卻忽略了其他方面的需求及協助,在這樣的環境下,一旦學業不如人,便失去信心
十年教改,依然無法擺脫文憑主義,甚至也抹殺了無心課業的學生未來可能的出路!
一方面我覺得媒體無聊,報這種新聞,只是為了版面
另一方面也希望,既然報了,不要只有表面的新聞,大家看看熱鬧,看看名校又出醜,而是能更深的去了解,在這件事情的背後,是什麼樣的原因,造成今天的果,讓一位原本在國中課業很好的學生,今天選擇逃避課業?是競爭壓力大?課程太難無法吸收?找不到同儕的認同?還是不知道有什麼管道可以尋求心理的慰藉?
不然,我不知道這樣的新聞有什麼價值可言,還是我們的社會就是這麼膚淺?
另外,之前在處理許多學生個案的輔導會議中,不斷強調所謂的保密原則,那為何,校內第一線的輔導人員,卻無法遵守?消息曝光也就算了,卻在媒體訪問時公開當事人的背景及家庭狀況,這無非是造成整個家庭的第二次傷害,希望學校能在這部分,向同學們道歉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